《歐洲超級杯之夜》
半個意大利屏息以待,目光聚焦在巴黎人的表現上,期待中夾雜著微妙的緊張。整個烏迪內城,卻是在為“自家孩子”加油鼓勁。備受球迷和媒體關注的意大利門將德比,意外地未能出現在歐洲超級杯的賽場上。巴黎圣日耳曼在比賽前夕與唐納魯馬的決裂,使得他們的情感立場與賽事東道主站在了對立面。與此同時,熱刺的門將維卡里奧,以烏迪內斯青訓出身的身份回歸故土,他的出現引來了滿滿的鄉(xiāng)情。
比賽進行到最后的關頭,意大利人的希望仿佛就要實現。然而,巴黎在常規(guī)時間的壓哨追分,讓比賽懸念重燃。先是2-2的平局令人瞠目結舌,緊接著在點球決勝中,又上演了驚天大逆轉。最終,勝利的獎杯在遠征軍看臺下方被捧起,烏迪內的人們沸騰了。
不是所有的烏迪內人都像舍瓦利耶那樣身披戰(zhàn)袍,但他們的心與球場上的每一球、每一次撲救緊緊相連。本就身材相對較矮的法國門將,在面對下地和撲救的動作時失誤頻出,最終讓羅梅羅利用一次定位球的機會,將球砸入網窩。這個進球讓巴黎在場上的狀態(tài)進一步下滑,幾名關鍵球員的發(fā)揮也變得別扭,而熱刺的勝利似乎越來越近。
1個月的世俱杯征程讓巴黎陷入了肉眼可見的體能劣勢,再加上若昂·內韋斯的停賽,路易斯·恩里克的排兵布陣受到了巨大的挑戰(zhàn)。賽前發(fā)布會上,巴黎主帥坦言自己對于次日的陣容一籌莫展,只能看情況來調整。而最終他祭出的一套433陣容,也顯得有些奇怪和不確定。
第920期《足球周刊》在熱銷中記錄了這一晚的每一個細節(jié)。巴爾科拉成了巴黎唯一的尖刀,他在禁區(qū)內試圖尋找機會,但面對熱刺堅固的五人后防,他的努力最終只換來了一次替補登場的法維安·魯伊斯越位在先的遺憾進球。
場上的局面不斷變化,直到比賽踢了一個小時后,路易斯·恩里克果斷地進行自我糾錯。替換克瓦拉茨赫利亞和法維安·魯伊斯的換人操作,讓巴黎終于找回了熟悉的流暢節(jié)奏和控制力。這還只是開始,接下來的變招更是讓人目不暇接。
舍瓦利耶這個名字在比賽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有些狼狽。直到點球決勝的時刻,他才真正有了展現自己的機會。新科歐冠冠軍門將的壓力巨大,他的常規(guī)時間撲救成功率只有13%,而這次他頂住了壓力,在點球大戰(zhàn)中屢次撲出對手的射門,完成了唐納魯馬式的表演。
《巴黎人報》賽后以“舍瓦利耶,偉大的首秀”為題,評價了這場比賽。盡管法媒對他的贊譽有些過火,與之前對唐納魯馬的苛刻評價形成鮮明對比,但不可否認的是,從心理層面來說,舍瓦利耶跨過了這一關。
熱刺球員們雖然肉眼可見地感到沮喪,但銀牌已經戴在了他們的胸前。而巴黎球員們則來到遠征軍看臺前,進行了簡單的慶祝。比賽當日的烏迪內城,由于大量球迷的涌入,住宿費飛漲。許多人選擇在賽后盡快離場,搭乘特設班列前往其他城市。所幸的是,這一切都顯得非常平靜,沒有發(fā)生任何過激的行為。
烏迪內的球場近年來一直是意甲種族歧視現象的重災區(qū),但本次舉辦超級杯期間,這座球場卻展現出了高尚的姿態(tài)。歐足聯(lián)主席切費林在頒獎典禮上,帶來了兩名來自加沙地帶的難民兒童。他們分別是因戰(zhàn)爭受傷并轉至米蘭治療的巴勒斯坦女孩和失去父母并在米蘭接受醫(yī)療護理的男孩。這一舉動無疑為這場比賽增添了更多的人文關懷和國際友誼的意味。
本文作者沈天浩身臨其境地記錄了這一晚的每一個細節(jié)和情感波動。本文原載于體壇加app,圖片源自網絡。此外,托馬斯·穆勒拜仁生涯的典藏紀念畫冊《恒星》預售也已經開啟。
在烏迪內的這個夜晚過后,足球的世界依然充滿無限可能和無盡期待。每個球員、每個球隊都在為著自己的夢想和榮耀不懈努力著。而這一個晚上發(fā)生的一切也將會成為足球史上一段難忘的記憶和佳話。